11月15日,2023年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体(扩大)会议召开。会上,省教育厅、省公安厅、省民政厅、省卫生健康委、省检察院、楚雄州、保山市作了交流发言。

楚雄州妇儿工委主任、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陈翡敏以《花开指尖“绣”幸福》为题,交流汇报了楚雄州在发展彝绣产业、助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。

多年来,楚雄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州党委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各项决策部署,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、规划为重要抓手,不断加强党对妇女儿童工作的全面领导,立足全州妇女儿童持续健康发展,着力通过彝绣特色文化产业的培育,实现山乡妇女“绣着花、养着家、带着娃”的幸福梦,为妇女参与乡村振兴打通了“致富路”的最后一公里。一是党政主导,协同发力。探索了“党建+彝绣工作专班+妇女彝绣协会+绣娘+市场”的工作模式,成立以彝绣产业发展为主营业务的楚雄州文化发展集团公司、彝绣产业联合会,构建全局谋划和统筹联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,启动运行全国首个楚雄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·彝绣产品交易中心,为妇女创业就业搭建平台,5.7万名绣娘如星星之火带动千万家庭、妇女走上了致富路,实现家门口就业,有效减少留守儿童。二是突出重点,精准发力。出台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37条措施和加快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6项政策,形成“1+1+N”政策体系。构建楚雄彝绣产业数据收集、分析、解释、传播体系,成立全国首个彝绣现代产业学院,实施妈妈制造、绣娘培训计划等,深入实施“彝族特色文化产业巾帼行动”。几年来,培训绣娘20多万人次,彝绣经营户538户,建设彝绣车间56个、绣坊136个,彝绣产值从2012年的0.2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.45亿元,绣娘人均收入从563元增加到3180元,增长4.6倍。三是坚定信心,持续发力。持续深化全州“一盘棋”工作格局,有力推动新“两纲”、“两规”落地见效。坚决扛起政治责任,做好妇女儿童思想政治引领,创新拓展服务方式,抓好“领头雁”的培养。持续推动彝绣产业发展振兴,到2025年,力争实现10万绣娘、10亿元增加值的目标,把更多妈妈留在家,促进儿童健康成长。